恒大爆煲三問
一度號稱「宇宙最大」房地產公司的中國恒大集團財務危機總爆發,人們禁不住發出三個天問:
第一,近年來中央三令五申要「防止系統性金融風險」。然而據報道,恒大負債高達1.97萬億元人民幣,而1978年中國的國内生産總值才是0.97萬億元人民幣,即是恒大負債是1978年全國GDP的兩倍有多!而報表顯示恒大負債遠遠高於資產,試問包括一百多間商業銀行在內的二百多個金融機構:到底你們的風險意識、風險評估控制機制、風險監察系統全部形同虛設,抑或巳與恒大高層狼狽為奸、內外勾結、損公肥私、共同分贓?鍳於恒大爆煲涉及資金之巨、牽連面之廣、金融機構數目之多,掦言「大到不能倒」這隻「巨獸」是如何「培養」出來的?是否與某些利益牽涉在内的權貴「頂層操作」有關?是否凸顯制度性、體制性腐敗?
第二,財務報表顯示,由1994年至2021年的28年中,在公司債務步步高升情況下恒大竟然可以每年股票加現金年年分紅平均年率達3.59%(最高年率達5.22%),作為大股東的許家印自然得益甚豐。問題是恒大實質上資不抵債已經延續多年,這種背景下「負債分紅」做法有什麼道理?到底是什麼性質?管理層如此拍板「分紅」大股東是否合法收入?有否損害債權銀行利益?在法律上是否站得住腳?
第三,恒大旗下的「恒大財富」並無與任何投資標的物掛鈎,所謂「回報利息」唯一是「恒大擔保」,這明顯是三十多年前台灣鴻源、龍祥「老鼠會」非法集資、金融詐騙套路 ,為何金融監管竟然對之大放綠燈任其上下其手坑害恒大員工及其廣大親友?聯想到近年中國五千多家P2P金融機構全軍覆沒,金融難民以千萬計,金融監管機構的失職 、瀆職、缺位造下的罪孽可謂罄竹難書!請問何以致之?孰令致之?誰監管中國的金融監管機構?